近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正在沪太路的新校区内展开,上海与全国的美术界各路人士纷纷道贺。而1999年左右的上大美院雕塑系自筹资金建立的“上美沙龙”——这个位于凯旋路30号的地方,曾经做过许多活动,“提供了难得的学术平台,活跃了当年上海当代艺术的整体气氛。”现任上大美院雕塑系教师,也是著名艺术家的刘建华介绍说。如今,这个曾经的当代艺术为数不多的“据点”又在各方努力下在上大美院雕塑系大棚空间内“重启”。
对学院派风格显著的上大美院来说,雕塑系似乎是距离当代艺术最近的前沿地带。上大美院雕塑系成立于1985年,著名雕塑家张永浩成为首任系主任。当年的“上美沙龙”由杨剑平任艺术总监,宋海冬任艺术策划,并邀请李晓峰、顾正清等当代艺术界的活跃人士参与组织二十余场次的学术展览及活动。现在的“大棚”空间原本是个仓库,挑高的屋顶在短短二十几天的时间内隔出了两层楼,23件师生作品看似不经意地摆放其中,多种材质在学生作品中的灵活运用让人感觉到雕塑的形式意义早已走出了宏大主题的限制,而是一种与环境对话的语言,首先追求物体的质感,保留材料本来的美质,不锈钢,金属焊接,石膏,海绵,矿物质材料,硅胶,甚至口香糖等材质组成的学生作品在尝试着艺术家与空间的讨论。
而此次“重启”的意义在于这不仅仅是对于早先“上美沙龙”的重新启动,也不仅是一个纯粹的展示空间,而在于对当年自由学术气氛的承上启下,“这个一闪而过的朴素的名字,在上大美院学院气氛浓厚的包围下,未尝不能作为一个当代艺术的活跃领地,提供当代艺术的教学方向,这也作为当代艺术家教育的平台来考虑。”刘建华说。
|